北京交通大学论坛-知行信息交流平台

 找回密码
 注册
快速进入版块与发帖 搜索
查看: 2384|回复: 2

[交大新闻] “圣地红蕴·沂蒙绿浴”机电学院“沂动青春”暑期社会实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20 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圣地红蕴·沂蒙绿浴”机电学院“沂动青春”
暑期社会实践团系列报道(二)
编者按:峥嵘岁月今朝再度回首,烽火狼烟燃遍齐鲁大地。沂蒙,永远都是一块古老神奇的文化沃土,是一块神圣的红色土地。岁月无声,带走了当年的炮火隆隆、枪声阵阵,不变的是这片热土所蕴含的无限生机。车轮滚滚的支前队伍、送子送郎参军的动人场面、红嫂的感人故事、名垂青史的孟良崮记下了这一段光荣的革命业绩。沂蒙精神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沂蒙人吃苦耐劳、勇往直前、永不服输、无私奉献、敢于胜利的沂蒙精神让世人为之动容。
2011年8月17日,北京交通大学机电学院“沂动青春”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沂蒙山革命根据地,瞻仰华东烈士陵园、参观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寻访老红军、重走红色道路,借以追忆抗战时期的峥嵘岁月。
首先,实践团来到华东烈士陵园。陵园建于1949年,是华东地区最大的革命烈士陵园,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邓小平、江泽民等10位党和国家领导人为陵园题词。园内主要有革命烈士纪念塔、革命烈士纪念堂、革命战史陈列馆、烈士事迹陈烈馆以及罗炳辉、王麓水、刘炎、张元寿、陈明、常恩多,汉斯·希伯等著名烈士墓。在肃穆的烈士墓碑前,实践团成员向革命先烈敬献花圈满怀对烈士的敬慕之情,实践团来到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孟良崮战役纪念馆位于山东省蒙阴县和沂南县交界处,是为纪念著名的“孟良崮战役”而建。1947年5月,华东野战军在陈毅、粟裕的指挥下,在孟良崮一举歼灭国民党精锐部队——整编七十四师,击毙该师师长张灵甫。纪念馆前面是陈毅元帅、粟裕将军侍马而立的大型花岗石塑雕,红色花岗石上镌刻着陈毅元帅的《孟良崮战役》长诗,两位将帅雕象栩栩如生,再现了当年作为孟良崮战役主要指挥者的光辉形象。
在孟良崮纪念馆前,实践团举行了宣誓仪式,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随后,进入纪念馆,映入眼帘的是“孟良崮战役作战经过”模拟图,通过解说员讲解,实践队成员了解了当年孟良崮战役的整个作战经过,并通过图片、文字以及实物陈列,再次回顾了孟良崮山区发生过的华东野战军对国民党军的大规模山地运动歼灭战。参观结束后,队员们瞻仰了孟良崮烈士墓地、烈士英名塔。之后,在孟良崮战役旧址所在的蒙山山系处,实践团进行了“重走红色道路”实践活动,成功攀登了孟良崮主峰,到达孟良崮纪念碑所在地。
之后,实践团来到老红军、老军嫂家中,走访了老新四军战士——宗俊峰。在老红军家中,队员们受到老红军、老军嫂的热情接待,并与老红军热情交谈,宗老讲述了他的革命历程,从打游击讲到参加淮海战役,再到驻守福建准备进攻台湾,当老人讲到队伍迎着敌军飞机在冲锋中前行,一晚跑坏三双鞋的时候,实践团成员深受感动,热泪盈眶,真正体会到红军精神的精髓——坚定不移的信仰!与此同时,老军嫂坚定执着的支持丈夫的行为也感染了在场的每名队员,心中对老军嫂充满了崇敬。座谈交流后,实践团成员主动帮助老人打扫卫生、料理家务。
参观学习后,实践队员们感触颇深,大家纷纷表示要以革命先烈和老区人民为榜样,继承他们的遗志,学习他们那种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精神。实践团成员一路士气高昂,红歌不断,用歌声向其他游人们宣传沂蒙精神,表现出交大人朝气蓬勃的姿态。
附:沂蒙山革命根据地简介
沂蒙山革命根据地是抗日战争、国内战争时期中共在国内最重要的根据地之一,为淮海战役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中共山东省政府、中共华东局的创立地,也是国内战争时期国民党重点进攻的解放区(山东解放区)。许多中共领导人和国共两党高级将领曾经在此战斗过、工作过,包括刘少奇、罗荣桓、谷牧、徐向前、陈毅、粟裕、张自忠、张灵甫等。开国元勋陈毅曾深情慨叹:“我就是躺在棺材里也忘不了沂蒙山人。他们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八百里沂蒙钟灵毓秀,战争年代沂蒙人民“百万人民拥军支前,10万英烈血洒疆场”载入史册。
发表于 2011-8-21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对你们还挺有兴趣的,你们这群孩子们去了好地方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1 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xiaoziklei 发表于 2011-8-21 11:22
我对你们还挺有兴趣的,你们这群孩子们去了好地方啊~~~~

咦?您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北京交通大学论坛-知行信息交流平台 ( BJTUICP备13011901号 )

GMT+8, 2024-6-17 11: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