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学论坛-知行信息交流平台

 找回密码
 注册
快速进入版块与发帖 搜索
查看: 2127|回复: 1

[交大新闻] 宁滨校长、孙守光副校长一行参加第七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10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0126-9日,第七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及其展览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此次大会由中国铁道部与国际铁路联盟共同主办,是首次在欧洲以外的国家举办的高速铁路大会。本次大会的主题是“高速铁路承载绿色交通新使命”,包括“高速铁路驶向未来”和“高速铁路技术创新”两个高层论坛及六个专业分组交流会议。会议紧紧围绕高速铁路的热点问题展开深入讨论,旨在进一步加强世界高速铁路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开幕式由铁道部部长刘志军主持,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我校30多位代表出席了大会,44位志愿者为大会提供服务,4位教授主持了分组交流,多篇论文入选大会论文集,其中,宁滨教授和钟章队教授进行了论文演讲。9个项目参加了高速铁路装备展,700多位师生参观了展览。宁滨校长作为中国代表出席了“高速铁路技术创新”高层论坛,并应邀在“高速铁路工务座谈会”上发表了“北京交通大学服务于中国高速铁路发展”的报告。期间,宁滨校长与铁道部部长刘志军、教育部副部长鲁昕、UIC世界铁路联盟总干事长卢比努等进行了亲切交流。


126下午,宁滨校长应邀出席了“第七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工务座谈会”。会议由铁道部运输局主办,来自国内外130多名专家、学者和相关企业负责人出席了会议,宁滨校长应邀在会上做了“北京交通大学服务于中国高速铁路发展”的报告,报告简要介绍了我校总体情况,并从理论、技术、人才支持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我校为中国高速铁路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127上午,宁滨校长、孙守光副校长带领我校30多名代表出席了本次大会的开幕式。期间,与铁道部部长刘志军、教育部副部长鲁昕等进行了亲切交流。




127下午,宁滨校长在“高速铁路标准和互联互通”分会场,做了“CTCS-3级列控系统互联互通测试研究”的论文演讲。介绍了中国高速铁路列控系统的标准规范与技术体系,互联互通测试体系及其实验室测试、现场测试、车载设备测试的方法,以及车载设备互联互通测试平台建设等。


127晚,宁滨校长、孙守光副校长应邀出席了铁道部运输局组织的“与日本会议代表团的交流酒会”。会上宁滨校长与张曙光副总程师及日本朋友等进行了亲切的交谈。


128下午,宁滨校长、孙守光副校长慰问了我校在大会服务的40多名志愿者,宁校长代表学校对志愿者的奉献精神和辛勤劳动表示了感谢,并勉励他们要珍惜机会,广交朋友,努力在实践中学习;克服困难,再接再励,认真做好志愿服务工作,展现交大人的风采,向世界展示中国青年人的风采。


129上午,宁滨校长作为中国代表出席了由张曙光副总工程师主持的“高速铁路技术创新”论坛,并与法铁客运部CEO芭芭拉得里巴、庞巴迪交通集团总裁安德烈那瓦利、日本铁道总研执行会长熊谷则道、西班牙铁路设施管理局CEO安东尼奥冈萨雷斯、波兰铁路线路公司总经理兹比格纽沙夫兰斯基等5位外国代表,以及2位大学生代表一起,就高速铁路技术创新、市场环境与发展需求、未来规划与条件保障等进行了交流、讨论。


论坛上,针对中国高速铁路的技术创新,宁滨校长从三个方面进行了介绍:一是建成了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铁路,实现了速度优化;二是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研制并批量生产和谐号高速列车;三是通信信号技术取得了突破。针对高速铁路市场环境及发展需求,宁滨校长特别强调,大力发展高速铁路特别适合中国的国情:中国幅员广阔、人口众多、土地资源有限、能源资源紧缺,人均资源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发展绿色交通十分紧迫,中国国情决定了发展高速铁路,扩大路网规模,优化路网结构,实现客货运输分流,是中国铁路发展的必然选择。针对未来20年高铁技术创新及条件保障,宁滨校长认为:高速铁路未来的发展仍然需要理论、技术和人才作为保障,在这些方面,以北京交大为代表的中国高校做出了重要贡献,今后还将继续努力发挥更大作用。会后,宁滨校长与大会组委会主席、国际铁路联盟(UIC)总干事长卢比努进行了交流。


129号中午,第七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胜利闭幕,本次大会规模大、层次高、影响广,吸引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注册人数创纪录地达到了2680人。下一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将于2012年在美国华盛顿召开。
发表于 2010-12-10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北京交通大学论坛-知行信息交流平台 ( BJTUICP备13011901号 )

GMT+8, 2024-5-1 19:2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